凌晨五點,三伏天里一天最涼爽的時間。迎著熹微的晨光,采摘蔬菜的當地農民,熟練地將地里的芹菜割下,并整齊碼好。
這里是山東德州禹城,全國最大的芹菜種植地之一。今年3月底,禹城芹菜基地對接盒馬集市以來,訂單暴增,收割工人每天的收入,直接從過去的100元左右翻了一倍多,增加到280元/天。這里的農民從沒想過,他們種了幾十年的芹菜,會出現在社區(qū)電商,通過盒馬集市,24小時就能送到全國老百姓的餐桌上。
七八月份的山東,炎熱的不亞于南方,最高溫能達到40度以上。這樣的天氣,蔬菜放不了半天就會失鮮甚至腐爛。生菜的存儲、運輸,極大的考驗了本地供應商的供配能力,以及辛苦采摘的農民。
人不能被天氣難住。一把芹菜,盒馬集市要讓采的人掙錢,買的人得實惠,吃起來新鮮。
“剛開始做芹菜的時候,損耗能到16%。沒辦法,芹菜容易損壞,現在天氣又熱”。如果按照以前的芹菜采銷模式走下去,要從采摘到農貿市場,再到檔口,幾經輾轉送到平臺,蔬菜肯定不新鮮,客訴率居高難下。”說起以前的情況,干了多年芹菜采銷的魏志強,難掩激動。他是盒馬集市山東蔬菜供應商奎文區(qū)的廣文維瑞果蔬的負責人,他給盒馬集市供貨的這一年,讓他想起以前的經歷,對比更強烈。“再像以前做下去,大家都完蛋。”魏志強話語中難掩激動。
從大環(huán)境來看,農民供給與市場需求因農產品本身的延宕性而難以有效匹配。農產品具有極強的周期性,市場反饋信息往往是滯后的。當很多農民根據當前的農產品價格決定一個季度甚至數年的作物品種后,等作物長出成熟再運到集市上,市場往往早就“換了天地”。農產品供應無法有效對接市場需求,便陷入“菜賤傷農”的怪圈。
農產品層層流轉產生的信息誤差,是供需不平衡的重要因素。當務之急就是幫助農民打通信息渠道,比如像芹菜這種葉類菜,如果不妥善解決傳統(tǒng)的“靠天吃飯”的問題,農民干一個賠一個,并非奇談謬論。
“我們是從結果倒推,讓芹菜即時進倉,更早冷藏,確保送到消費者手里就更新鮮。”魏志強說,“從產地到盒馬集市中心倉,車程1小時,工人分揀加工1小時,我們把加工倉建在了離基地只有20分鐘車程的地方,剩下的就是采摘的時間了。清晨四五點鐘,天剛亮,溫度不高,陽光不烈,這時候把芹菜割好不容易蔫。”
盒馬集市不僅要做社區(qū)購物的集市,還要做產地端的農鮮“即時”。
(圖說:清晨五點,農民開始在地里收割芹菜)
這種清晨采摘的“晨采模式”,是把生鮮的時效操作做了極大的前置化。魏志強表示,盒馬集市以銷定產的模式,可以提前預估一天的訂單量,通知產地采摘,當地的農民一早下地開工。芹菜從田間到餐桌的每個操作動作,都是精確有計劃的。
“現在我們給平臺供應的芹菜,損耗率一降再降,我們都沒想到,芹菜的客訴率,其實也能做到3%以下。當然,我的工作,是保證當天最新鮮的蔬菜盡快送到中心倉。我的使命完成之后,剩下的就要看盒馬集市。不過他們做的確實挺好。”說到這里,魏志強不免驕傲的笑了起來。
(圖說:上午9點,產地司機正準備將收割好的芹菜裝車運往加工倉)
盒馬集市屬于阿里社區(qū)電商(MMC)事業(yè)群旗下平臺,社區(qū)居民通過登陸盒馬集市。頭一天下單,第二天家門口小店提貨。盒馬集市山東地區(qū)業(yè)務負責人介紹,MMC通過培育社區(qū)小店為流通終端的消費者感知和服務能力,構建確定性物流供應鏈體系,反哺產業(yè)帶工廠和農產品基地,實現以銷優(yōu)產。
為了能夠讓消費者盡快拿到更新鮮的果蔬生鮮,盒馬集市的工作人員一直在努力完善供應鏈。晨采模式,是解決采購“最先一公里”的有效方法。同時,盒馬集市也在投入完善“最后一公里”的冷鏈式運輸。今年4月份,盒馬集市山東站開始啟動中心倉冷庫,及時將容易腐爛的蔬菜水果等生鮮放進冷藏庫中,并通過24小時恒溫等“黑科技”手段,確保蔬菜供配一路保鮮。
“這把芹菜從田間到餐桌,不到24小時,這是我吃過最新鮮的蔬菜了。”有濟南居民特別強調到。
一件事情,讓顧客得到實惠,讓農民增加收入,讓傳統(tǒng)農業(yè)得到進步,讓糧食蔬菜得到節(jié)約。這種利國利民的事情,才是互聯(lián)網企業(yè)大力發(fā)揮科技實力的正能量體現。阿里社區(qū)電商,正在很多地方,包括山東禹城芹菜基地,做著這樣的好事情。(掌上青島、青網記者 李莎莎)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