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宣布,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五?。ㄊ校?2月1日起推出攜號轉網新業(yè)務受理流程,用戶可發(fā)送短信進行攜轉資格查詢,辦理完攜轉業(yè)務后1個小時內(到下一個整點時刻)即可正式攜轉到新的運營商。
攜號轉網是指用戶在不變更手機號碼的前提下,從一家電信運營商的網絡轉入另一家電信運營商的網絡,并享受其提供的各種通訊運營服務。此舉給消費者帶來的直接好處是,如果嫌某個運營商的資費不合理或者說服務不好,在不改變手機號碼的情況下就能變更運營商,可望大大增加消費者“用腳投票”的選擇空間,倒逼運營商不斷提高技術和服務水平。
現在,手機號碼遠不是作為通訊聯系方式那么簡單,用手機號碼綁定網絡賬號、銀行賬戶、股票賬戶等,很大程度上已成為身份識別的工具。即便是一個普通人,如果更換手機號碼,除挨個通知親朋好友外,勢必還要解綁、更換在各個網站、銀行和相關服務機構預留的號碼,甚至面臨賬號丟失、資金失竊的風險。所以對很多人來說,更換手機號的成本就非常大,即便有其他運營商優(yōu)惠政策的吸引,也不敢輕易換號。在此情境下,攜號轉網政策當有助于解決用戶的后顧之憂,消費者對這項政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和殷切期待。
攜號轉網此前已有多輪試點,但改革之路走得并不順暢,相關領域進展有限。2010年,工信部第一批攜號轉網試點在天津、海南啟動;2014年,第二批攜號轉網試點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在江西、湖北、云南啟動實施。據統(tǒng)計,成功攜號轉網的消費者并不多,改革試點至今也未能夠擴展到全國。此次再次啟動試點,可以說是攜號轉網的又一次出發(fā),能走到哪一步仍有待觀察,對一些可能出現的情況,則需要提前安排應對。
按照目前公布的信息,新的攜號轉網流程上線后,增加了查詢攜轉資格方式,用戶可以通過發(fā)送短信進行攜轉資格查詢。也就是說,自己的號碼到底能不能攜號轉網,消費者可以“一鍵查詢”,這的確可避免少走冤枉路,但對于到底哪些號可以攜號轉網,具體標準是什么,又是通過怎樣的依據制定的等等,目前仍未公開。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如果大量的號碼被排除在可攜號轉網之外,是不是意味著這項消費者期待的福利,有被再次“截留”的風險?網上有消費者反映,自己咨詢了新的流程,得到的答復是號碼套餐有一項權益是到2036年,所以暫時不能攜號轉網。這樣的情況是否合理?
事實上,近年運營商推出的提速降費行動,在落實中就被指存在著太多的“套路”,讓用戶實際獲取的提速降費紅利大打折扣。如不少套餐被劃定在提速降費的范圍之外,消費者要享受到新的資費政策,必須升級更貴的套餐。還有一些名為提速降費,實際卻暗藏貓膩,如曾被稱為各種套餐中“忽悠之王”的不限流量套,所謂的“不限流量”卻是以“限速”為前提,實際是有名無實。
類似這樣的“花招”“套路”讓消費者防不勝防,不僅是對消費者權益的隱性侵害,實質也架空了提速降費的紅利。推進攜號轉網是一項很重要的改革行動,運營商應該把消費者期待已久的福利真正落到實處,避免陷入某些提速降費套餐那樣的“套路”。雖然說,在競爭加劇、資費下降的背景下,各大運營商自然不愿輕易讓到手的用戶再攜號轉網,但如果一味地限制攜號轉網,除了消費者感受不到運營商競爭帶來的實惠,也會讓一些服務差的運營商滿足現狀故步自封,加快落伍和衰敗的速度。這對運營商而言絕非好事。
此次改革試點再啟動,希望各大運營商能夠少點“虛招”,徹底去掉那些隱形的門檻,真正做到“能轉的是常態(tài),不能轉的是例外”。同時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到底哪些不能轉,應該給出有說服力的理由。對于攜號轉網試點的具體成效和消費者的反饋,監(jiān)管部門應該保持密切關注,敦促改革試點順利推進,并及時糾正和預防可能出現的“潛規(guī)則”與“套路”。 (??。?/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