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騰訊發(fā)布了《朋友圈年度親情白皮書》,數(shù)據(jù)顯示,52%的年輕人在朋友圈里屏蔽了父母。
報道中未詳細透露這個百分比的具體來源,但一個不容回避的現(xiàn)實是:網(wǎng)絡時代,雖然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渠道越來越多,越來越便捷,但子女與父母的溝通尤其是心靈的溝通卻越來越少了。那些和我們同在一個屋檐下的父母事實上成了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甚至出現(xiàn)了大學生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還寫萬字長文數(shù)落父母的極端個例。
中國父母愛孩子,但愛孩子卻并沒有得到孩子正向的反饋,甚至在一些場景中,“中國媽媽”竟成了貶義詞。高爾基說,單純愛孩子,那是母雞都會做的事,但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藝術。
什么是教育?按照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的說法,“所謂教育,不過是人對人的主體間靈肉交流活動(尤其是老一代對年輕一代),包括知識內容的傳授、生命內涵的領悟、意志行為的規(guī)范,并通過文化傳遞功能,將文化遺產交給年青一代,使他們自由地生成,并啟迪其自由天性。”雅斯貝爾斯在這段話里,刻意強調了“人對人的主體間靈肉交流”和“使他們自由地生成”,而中國父母經(jīng)常把孩子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很少將他們視為獨立的主體并進行平等地交流,更遑論讓孩子“自由地生成”了。
“同門曰朋,同志曰友。”中國父母和孩子雖然同在一個屋檐下,卻很少有心靈的溝通,這就難怪孩子們將他們屏蔽在朋友圈之外了。
中國父母要贏得孩子的尊重,必須做到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把孩子當獨立的人看;二是把孩子當孩子看;三是把孩子當朋友看。
把孩子當獨立的人看。即便是未成年的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其人格尊嚴、興趣愛好、理想愿望應當?shù)玫阶銐虻淖鹬?,任何一方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另一方,溝通雙方關系的紐帶不是拳頭而是協(xié)商。父母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孩子,更不能將對自己的不滿發(fā)泄在孩子身上。無論天賦高低、無論成績好壞,每個孩子都是種子,沒有優(yōu)劣之分,只是花期不同。
把孩子當孩子看。孩子畢竟是孩子,身體正在發(fā)育,心智尚未成熟,言談舉止難免失度,待人接物難免失據(jù)。把孩子當孩子,就應當知道孩子必然會犯錯,孩子犯錯上帝都會原諒;把孩子當孩子,就應當知道孩子需要幫助,就需要負起家長責任。
把孩子當朋友看。好父母是孩子的好朋友。只有把孩子當朋友,才會為孩子的每一點進步而歡欣鼓舞,才會寬容孩子的不完美;只有把孩子當朋友,才會意識到自己也會有缺點也會有誤判,從而與孩子共同進步共同成長。被孩子朋友圈屏蔽的父母當自?。撼砷L是家長和孩子共同的作業(yè)。(劉勇)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