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大學不是景區(qū),卻想著成為景區(qū)。有的呢,不是景區(qū)卻勝似景區(qū),不得不對參觀的游人總量控制。沒錯,我說的就是北大、清華。時值暑假,這兩所學校成為北京熱門“景點”,有不少家長選擇帶孩子前往參觀。因游客眾多,北大、清華采取了限流措施。記者發(fā)現(xiàn),有機構(gòu)在淘寶店叫賣“狀元陪同參觀游覽北大清華”,不需要排隊,但要價近200元每小時。(昨日澎湃新聞)
這個新聞,從不同角度可以衍生多個話題。比如,該不該限流?限的話,好處是方便服務和管理,弊端是導致了稀缺性,部分家長和孩子可能緣慳一面,只能遠觀而不能入內(nèi),多少有違待客之道。又如,“狀元”陪游可能并非“狀元”,這涉及夸大及虛假宣傳。而與其說他們是陪游,毋寧說是“黃牛”,這對其他排隊入校的外地游客,特別是因名額已滿而不得入的人來說,多少有些不公平。還有就是,“狀元”陪游到底對孩子的學習有沒有用?
探討這個話題,就得從家長帶孩子參觀的動機說起。從報道看,家長的主要目的,無非是讓孩子感受感受氛圍,以便有朝一日可以從“客人”變“主人”。在這背后,隱含這樣一種邏輯,去北大、清華的次數(shù)多了,就越有可能考入這兩所學校。表面上看似乎成立,因為去北大、清華次數(shù)最多的肯定是北京人,而北京人考這兩所學校的顯然是最多的。但北京大學之所以被調(diào)侃成北京人大學,完全是因為他們占了戶口的便宜。
這個道理,其實不少家長也心知肚明。有家長就表示,并不是對北大、清華有執(zhí)念。不過,眾多的家長何以還是熱衷要進校園參觀呢?我的理解,一是對可能效果的寄望。這就像到山上給菩薩上香,往功德箱里放鈔票一樣,說好聽一點叫做信仰,說難聽點叫做交易:我都給你錢了,菩薩好歹得保佑我不是?同樣,我都帶孩子拜過碼頭了,進來的幾率要大一點吧?至于第二點,則可能與炫耀有關。畢竟,在很多人眼里,北大、清華作為“名校情結(jié)”最具代表的具象化符號,差不多要與圣地媲美了。
由此來看,到了北京帶孩子去北大、清華參觀,近乎成了一根雞肋。去的話,要是運氣不佳,一不小心吃了閉門羹。稍好一點,在外面排幾個小時也能進去,但待到進去的時候,人都已經(jīng)蔫了。即便很順利進去,走馬觀花幾個小時,對孩子的學習又有幾多觸動?一切不得而知。至于“狀元”陪游,頂多對學校的歷史、沿革等有深入一點的了解,而這些在網(wǎng)上基本上能搜到。如果“狀元”介紹學習經(jīng)驗,或許還有點價值,但效果同樣沒有穩(wěn)定預期。不過,做比不做好,“到北大一游”也就聊以安慰。
其實,要提高學習,家長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有機構(gòu)對2007-2016年全國約837名高考“狀元”做過調(diào)查,其中,近五成的“狀元”父母是教師(35%)和工程師(12 .6%),還有近兩成父母是公務員。這足以說明,父母越優(yōu)秀,越會對孩子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所謂言傳身教,就是這么個道理吧。
而除了父母的作用,孩子要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一個關鍵是孩子能不能開悟。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里有個橋段讓我印象深刻:起初,吉塔、巴比塔對練摔跤多有抗拒,直至一次婚禮上新娘表達對兩人的羨慕,因為其他女孩子從生下來,命運就和廚房以及嫁人綁定在一起,她們則可以自由摔跤。也因為這次開悟,姐妹倆這才從心底喜歡上了摔跤。類似的道理,對學習來說也是相通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