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青島/青網(wǎng)訊 2017年高考于今日拉開帷幕,回想40年前,1977年的中國恢復了中斷11年的高考,570萬考生走進考場,推開了希望之門。近日,記者采訪到了高考時間軸上不同年代的考生,聽聽他們的高考故事。
步行10多公里到考點
“知識改變命運,高考改變了我們這一代人的人生。”作為1977年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青島大學文學院教授周海波想起那段青春歲月,仍然激動不已。
“高考前,我還在村子里當老師,聽到消息后,就立刻投入備考了。”周海波告訴記者,1977年以前,高考已中斷11年,積攢了大量的考生,參考的大部分都是往屆考生,他就是其中一個。
由于是第一年高考,周海波不知道備考方向,也不知道誰能提供專業(yè)意見,只能把手中的教科書一遍一遍地翻。“考點離家有10多公里,早上起來的時候,天還是黑乎乎的,就和同學一起抹黑走向考場了。”周海波說,盡管天黑路遠,考生們奔向考場的心卻沒有絲毫猶豫,這對于他們來說就是走向希望之門。
周海波熱愛文學,善于寫作。在父親同事的指點下,第一志愿填寫了曲阜師范大學,后順利被錄取,“當時心情很激動,終于又能上學了。”周海波介紹,等待錄取結果的時間很漫長,但總歸結果是好的,在同考的一批人中,含周海波在內,只有三人順利考入本科。
全班50人中42人考上本科
“當時只有一條路,就是考大學,考不上就是回家種地。”琴島學院黨總支書記王菁華說。王菁華是山東梁山縣人,高中就讀于菏澤一中,后順利考入青島理工大學。
王菁華所在的高三四班共有50人,在1983年的高考中,共有42人考上了本科。“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大、北京理工…當年的同窗都考到了不錯的地方。”王菁華告訴記者,當年高考的時候,壓力很大,老師怕學生學的太累,時刻叮囑著晚上別點蠟燭學習,課間休息的時間,校長把學生往操場上趕,想讓大家多活動活動?;貞浧鸶呖嫉哪嵌螘r光,王菁華覺得,用現(xiàn)代的話說就是“很燃”。
“今天的高考和我參加的高考完全不同,現(xiàn)在的學生有具體的目標,可以選擇學校、城市、專業(yè),我們當時對報考信息是完全模糊的,完全服從調劑,這種變化是社會的進步。”王菁華感慨道,短短40年,高考已經(jīng)大變樣了。(掌上青島/青網(wǎng) 見習記者 姜玲)
相關鏈接
1977年,中國高考制度恢復,中國由此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1977年9月,中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已經(jīng)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tǒng)一考試、擇優(yōu)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
這是具有轉折意義的全國高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高考的招生對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xiāng)和回鄉(xiāng)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干部和應屆高中畢業(yè)生。
會議還決定,錄取學生時,將優(yōu)先保證重點院校、醫(yī)學院校、師范院校和農業(yè)院校,學生畢業(yè)后由國家統(tǒng)一分配。
1977年冬天,中國五百七十萬考生走進了曾被關閉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場。當年全國大專院校錄取新生二十七點三萬人,錄取比例29:1,是競爭最激烈的一年;1978年,六百一十萬人報考,錄取四十點二萬人。七七級學生1978年春天入學,七八級學生秋天入學,兩次招生僅相隔半年。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