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給作文打分? 懂AI的教師或是更好的選擇
近日有媒體報道,國內外教育系統(tǒng)都開始把AI打分應用在作文打分上,僅國內就已經(jīng)有超過1.2億人次被AI批改過作文。這引發(fā)了人們一連串的質疑,AI為作文打分是否公平合理?把學生的成績甚至命運交給機器,也難免令人有些不服氣。
在答題卡發(fā)明之前,批改客觀題是一件很枯燥的工作。教師不得不把時間花費在簡單重復的勞動上,與今天的技術相比,教學效率顯得格外低下。作為AI技術的重要落地場景之一,如今就連批改作文這種相當主觀的工作,都有AI代勞。
AI批改作文的核心技術是語言智能評測技術,該技術將一篇文章從不同維度拆分成詞匯、語法、內容分析、風格比例等等,將其與標準語料庫進行對比,然后再通過算法將其映射成分數(shù)和點評。
如今,語言智能評測技術已經(jīng)成為AI前途最光明的落地場景之一,對于技術的發(fā)展,必需給予肯定的態(tài)度。科學與技術變革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項技術誕生伊始,加入處處受限、步履維艱,則難以茁壯成長。
另一方面,人們也必須意識到技術有著局限性,絕非萬能的。美國最早在GRE考試中運用語言評測模塊批改作文,而有人針對機器評價體系的缺點,專門制作了一篇語法、詞匯高級而內容雜亂無序的文章,機器照樣給出了超高的成績。
這種漏洞在AI技術尚處于發(fā)展階段的今天比比皆是。更何況語言具有不斷變化、發(fā)展的特性,如果學生使用了語料庫中不存在的詞匯組合,卻活靈活現(xiàn)地描寫出了作文主題場景,被判了低分,豈不冤枉?
愛因斯坦多次表達了對技術的擔憂,明確指出人類精神必須凌駕于技術之上。對于評價體系來說也是如此,人類的理念、價值觀決定了評價體系,而不是任何一項技術。
因此,AI+教育真正的作用,還是要回歸到減輕教師勞動負擔的輔助功能上來。它既不是單一路徑的評價標準,也不是毫無用處、不值一哂的技術。AI只是一項工具,未來社會中,批改作文的很可能不是AI,而可能是會使用AI技術的教師。教師們將AI技術應用到教育勞動中,探索學生興趣,整合教育資源,根據(jù)學生反饋、數(shù)據(jù)分析設計全新、符合學生需求的教育產(chǎn)品,這或許才是人們希望看到的AI+教育。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