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給來“取經(jīng)”的全國各地語文老師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題目就是《蘇軾的題跋》。這個題目來源于她的學生。近日,一篇源于清華附小六(4)班公眾號的文章《當小學生遇見蘇軾》在微信朋友圈爆紅。有教育專家認為,“不一定要研究蘇軾,農(nóng)村的孩子可以研究放牛與天氣的關系,諸如此類……”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自主性才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10月13日中新聞網(wǎng))
做小學生的差距也是蠻大的:有的小學生在“扛把子”,有的小學生卻在玩大數(shù)據(jù)。眼下的清華附小就很火,因為批量的研究蘇軾的論文,讓中國輿論場五味雜陳。你以為“起跑線”只是幾個奧數(shù)班,殊不知差距卻在沿途的道路和風景里。《當小學生遇見蘇軾》這篇論文之所以叫人翻江倒海,是艷羨、是后怕,更是千萬般對代價固化的另一種敏感與警惕。
客觀地說,這不是清華附小的錯,相反,她很勇敢、很“放得開”——即便在京城的小學界,畢業(yè)班還敢這么“玩”,需要的不僅僅是眼界和勇氣。探究性學習并不是個新概念,就像高中的素質(zhì)教育口號一樣,只是,在分數(shù)沖動面前,還能初心如一,難度系數(shù)并不小。難的是兩個層面:一是學校,論文非必考科目,又不是當年的“加分項”,如此費心巴力,沒點情懷兜底,還真不容易。二是家長,面對這種作業(yè)沒有沸反盈天,甚至還躬身支援,更叫人嘆為觀止了。
有人說這是“拼爹”,這帽子顯然扣錯了:第一,承認先賦差距,這是做人的前提。人不能總是活得像個怨婦似的,哪個朝代哪個國家的“爹”都是相同稟賦相同資源的呢?第二,你就是有這個當?shù)哪芰?,也未必有這份大度的心。工作那么忙、生活那么累,陪孩子做個手工都怨聲載道,還談何長年累月共寫論文呢?有能力,也得有這份心意。
說這些的意思,無意于捧殺什么,也不在于辯解什么,只希圖拂去情緒,更好地理解世情百態(tài)罷了?!懂斝W生遇見蘇軾》爆紅后,難免有不甘心的家長群起而效仿,不過,倒不是悲觀主義論調(diào),“復制”起來還真不容易。專家說,城市孩子可以大數(shù)據(jù)研究蘇軾,農(nóng)村孩子也別閑著,你也可以研究馬牛羊研究天氣。這話聽起來挺因地制宜,不過,本質(zhì)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路線。在清華附小和農(nóng)村小學的差距上,千山萬水之間,阻隔的只是研究工具的差異?
第一,他們沒有高智的父輩“場外支援”;第二,他們對于應試有著救命般的執(zhí)迷;第三,他們的學校承載著“改變命運”的重壓。理解了這些背景,就不至于以“何不食肉糜”的邏輯,來輕佻回應輿論對漂亮論文的糾結。試問一句,對于農(nóng)村父母和農(nóng)村學校來說,誰敢讓農(nóng)村孩子“研究放牛”去?
為人父母的,大概都希望把孩子能送進清華附小去。遺憾的是,這樣的頂級小學,學位是捉襟見肘的,師資力量亦是鳳毛麟角的。城里的大數(shù)據(jù)和農(nóng)村的牛,這是客觀差距;但,我們還是希望更多村小能強健起來,不談追趕清華附小,起碼也能在分數(shù)的茍且中,看到詩與遠方的田野——惟其如此,就算父輩差距板上釘釘,就算村野生活無從選擇,教育也不至于固化夢想,人生就不至于在公平規(guī)則外無力飄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