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潮尋“鮮”日挖萬斤
丁字灣兩萬畝蟶子迎來收獲
記者跟隨漁民趕海直擊蟶子如何上岸
丁字灣盛產(chǎn)蟶子,當?shù)厝朔Q之為“鮮兒”。今年70歲的于永翠和于希沛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幾代人已經(jīng)在這片灘涂上養(yǎng)了上百年的蟶子。每年入夏后,他們會跟著潮汐時間表挖蟶子。
5月28日上午10點多退潮,20多名漁民帶著特制工具沿著一條“海路”分頭出發(fā),來到自家“灘涂田”。經(jīng)過連續(xù)3個多小時勞作,自帶的鐵筐已是滿滿當當,漁民們黑黝黝的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多年來,這些追潮尋“鮮兒”人,在這片海灣的泥灘里,為市民增添了生活美味,也留下了他們耕海牧漁的辛勤印跡。
趕海“三件套”缺一不可
上午11點,位于青島市即墨區(qū)丁字灣北蘆村的灘涂上,呈現(xiàn)出一幅挖蟶子的壯觀畫面:隨著大潮退去,幾十名漁民變身“挖蟶人”,深一腳淺一腳來到村外的灘涂養(yǎng)殖區(qū),揮舞著手中的鋤頭,挖出藏在泥灘深處的蟶子。此時,丁字灣長長的灘涂上,挖蟶子的漁民隨處可見,忙碌3個多小時后,每人都收獲幾十斤蟶子。
于永翠和于希沛住在即墨區(qū)田橫鎮(zhèn)豐城社區(qū)北蘆村,從記事起就跟著長輩追著潮汐挖海鮮,對這里的一切十分熟悉。過去養(yǎng)蟶子的很少,從20世紀90年代起,漁民開始大規(guī)模養(yǎng)殖蟶子,如今已經(jīng)30年了,周邊許多漁村在這片海灣里基本都有蟶子養(yǎng)殖田。
于永翠收獲幾十斤蟶子。
北蘆村鄰近的這片海灣比其他地方突出一些,每次潮汐時,潮水上漲速度慢,這便給挖蟶人爭取了更多時間。于永翠說,挖“鮮兒”必備的工具就是鐵鋤、皮筏和鐵筐“三件套”,缺一樣都不行。鐵鋤用來挖開灘涂,鐵筐用來裝蟶子,皮筏則是為了防止鐵筐陷入泥灘而準備的“泥上漂”。
于永翠用一根繩子拉著皮筏,順著一條不知踩過多少次的硬底“海路”,很快來到了蟶子養(yǎng)殖田,將鐵筐、皮筏放在泥灘上后,便輪起鐵鋤開始挖。雖然已經(jīng)70歲的年齡,但他看上去像是小伙子一樣有勁,一手用鋤頭挖,另一只手快速順著橫切面上出現(xiàn)的小孔插下去,順勢用力一翻,幾個蟶子便現(xiàn)了身。還沒等蟶子反應(yīng)過來,手疾眼快的于永翠便將它們丟到了鐵筐之中。
“從退潮到漲潮,中間只有3個小時的時間。因為潮汐每天都不一樣,所以我們每天出海的時間也要追著潮汐走。”于永翠說,每月上旬,一般早晨出海,每天向后推48分鐘。到下旬,一般都是上午出海,下午上岸。丁字灣從栲栳島的灣口到上游的金口鎮(zhèn),長約12公里。橫跨兩個鄉(xiāng)鎮(zhèn)幾十個小漁村,每一片灘涂上都生長著不少蟶子。像他這樣的“50后”“60后”都是挖蟶子的主力軍,每天都要到海灣里勞作“尋鮮”。
新鮮蟶子裝滿鐵筐。
同一動作重復(fù)2000多次
在灘涂里“種鮮兒”,比陸地上種田還要辛苦,不僅要追著潮汐勞作,還時刻擔心陷進泥灘的危險。于希沛說,他和于永翠兒時結(jié)伴“下海”,早已經(jīng)是輕車熟路了。在這片海灣追潮挖“鮮兒”的漁民當中,他們兩個年齡最大,讓許多50多歲的中年人都很佩服。
同一個動作,在3個多小時里要重復(fù)2000多次,于希沛說習慣了倒也不覺得怎么累,將裝滿蟶子的兩個鐵筐放在皮筏上,用繩子像拉車一樣,又順著來時的那條“海路”往回走。但回來時的重量卻增加了幾十斤,顯然有些吃力,中間不得不停下來喘口氣休息一下。
于希沛說,挖蟶子的最佳時間是在退潮時,特別是大潮期間,如農(nóng)歷的初一和十五。退潮時,海灘上的蟶子最多。這個時間出海挖鮮的時間也長,收獲會更多。進入夏天后,開始有海鮮商販電話訂貨,這個時候就開始出海挖蟶子了。有時候根據(jù)客戶需要,即使是趕在晚上退潮,也要戴上頭燈摸黑挖。
/幕后 /
為什么這里的
蟶子格外好吃
“這是三年的‘鮮兒’,個大肉肥品相好,每斤收購價15元。”于永翠指著筐里的蟶子說。這種個大的蟶子,在泥灘里已經(jīng)生長了3年,從肉質(zhì)和外表上看都是上品。而生長兩年的蟶子,收購價稍低一些。于永翠一家在灘涂養(yǎng)了3畝多蟶子,按平均畝產(chǎn)1500斤計算,一年能收入五六萬元。
生長3年的蟶子品相很好。
于永翠說,丁字灣零星養(yǎng)殖蟶子已經(jīng)有上百年歷史,大規(guī)模養(yǎng)殖始于30多年前。由于蟶子生長在半米深的灘涂里,漁民需要根據(jù)每天的潮汐變化進行收獲,所以到現(xiàn)在還一直保持著傳統(tǒng)養(yǎng)殖方法。從每年開春播苗后,在灘涂里生長1—3年時間,到每年入夏后成熟收獲。隨著丁字灣蟶子養(yǎng)殖面積的不斷擴大,目前的養(yǎng)殖面積達到兩萬畝左右。
由于丁字灣是河流和大海交匯處,所以這里的海水鹽分較低。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灘涂上豐富的物產(chǎn),其中夏季收獲的蟶子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貝類海鮮之一。在這里長大的蟶子大小適中、無雜味,而且肉韌結(jié)實、味道極佳。每年春天在泥灘之中播下蟶子苗,在一年多的生長時間里,靠天然的海洋牧場自然生長。由于吃著泥灘中大量豐富的微生物長大,蟶子的味道鮮嫩無比。
“因為蟶子生長在灘涂深處,有著天然的避暑功能,所以不會因炎熱的天氣而影響蟶子的正常生長。等到一入秋,蟶子就因季節(jié)變化消瘦起來,那時就不能吃了。”于希沛介紹,丁字灣海域有20多個漁村都有蟶子養(yǎng)殖灘涂。入夏后,每天都會有至少上萬斤蟶子上岸,成為市民餐桌上的美味,蟶子一直收獲到入秋才結(jié)束。
/延伸 /
蟶子苗一般
從南方引進
除了即墨丁字灣海域,在膠州灣、西海岸新區(qū)海域灘涂上也有蟶子養(yǎng)殖,但是規(guī)模都不如丁字灣海域,目前這里已經(jīng)成為青島地區(qū)蟶子最大養(yǎng)殖區(qū)。于永翠說,每年春秋兩季,當?shù)貪O民就會到海邊的灘涂淤泥中播撒蟶子苗,幼苗鉆入淤泥后就不再游走,靠著淤泥中富含的微生物餌料生長,而蟶子潛伏的深度也隨季節(jié)不同,一般夏季潛伏較淺,冬季潛伏較深。
即墨丁字灣海域雖然盛產(chǎn)蟶子,但是本地漁民播種的蟶子苗一般從浙江引進,這種“南苗北養(yǎng)”的模式讓苗種有些水土不服,成活率自然也低一些。養(yǎng)殖戶說,蟶子養(yǎng)殖跟水溫、灘質(zhì)、病害、管理也有一定關(guān)系,如果管理得當,病害少,養(yǎng)殖效益自然不錯;如果遇到病害、高溫,苗種成活率降低,養(yǎng)殖收益也很難保障。(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康曉歡 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