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許多細心的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們乘坐的校車開空調了! “孩子們體感舒服了,但不知背后的防疫工作是怎么做的? ”“班級群里最近天天都有關于防疫的接龍和摸排,所以我們對校車安全也特別關心。 ”有的家長提出了自己的關切。昨天晚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
校車司機、照管員正在對校車進行清洗消毒。徐常青 攝
返場后的校車司機拆下車內空調過濾網清洗消毒。
現(xiàn)場 司機收車先清洗空調
目前我市有專業(yè)校車2300部,開通線路4000余條,服務學校450余所,乘坐校車的學生有15萬余人。
前昨兩日,都是細雨淅瀝,完成接送任務回到合肥路停車場,交運溫馨校車公司山東頭小學校車司機方友軍和照管員王雅坤并沒有急著回家,而是拆下車內空調過濾網,配上消毒液后再次清洗消毒。在公交車空調開啟仍無確切時間的背景下,2300輛校車率先為學生送清涼。從本周起,全市2300余輛校車全部開啟空調。而這樣清洗、消毒的場景,是所有校車司機和照管員每天收車后必做的。
細心 開著空調敞著窗
校車每天早晚兩次接送學生,其余時間均停放在停車場里。尤其是下午放學時段,天熱的時候,經歷長時間暴曬的校車車廂內,溫度可達40℃以上。“每天我們都要求司機和照管員提前到崗打開窗戶,以便讓空氣流通,降低車內溫度。 ”交運溫馨校車公司運行業(yè)務處處長陳麗榮告訴記者。為保證安全,在開啟空調的同時,交運溫馨校車公司也要求,所有車輛敞開窗戶運行。 “一邊開啟空調降溫,一邊打開窗戶通風,極大提高了學生乘車的舒適性。 ”陳麗榮說。
交運溫馨校車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于亮說,目前,公交車空調開啟仍無確切時間,校車打了頭陣,為此也做了充分的準備。
保障 后臺監(jiān)控“常在線”
在校車運行過程中,曾出現(xiàn)過乘車學生體溫過高情況,工作人員按照方案從容應對,最終確定是虛驚一場:學生只是正常發(fā)燒。記者了解到,隨車照管員每天都會在車廂內對乘車學生進行安全以及防疫叮囑。為保障乘車學生安全,校車公司根據(jù)各個學校作息時間、上學天數(shù)合理安排車輛接送,并在車輛運行時對應配備后臺車輛監(jiān)控人員和安全保障人員。只要車上有學生,監(jiān)控人員和安全工作人員就“常在線”。 “高三學生和初三學生的作息不同,小學生的作息又和初三學生不一樣,這些都需要我們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監(jiān)控人員作息及安排。 ”交運溫馨校車公司市場開發(fā)處負責人李偉說。
據(jù)介紹,所有校車車輛都配備了備用口罩,為保證額溫槍正常使用,還在車上配備了備用電池,并加配了水銀體溫計。交運溫馨校車公司在照管員作業(yè)流程中規(guī)定,所有駕駛員和隨車照管員實行健康碼和體溫檢測“雙檢測、雙保障”,每名學生上車前也都要檢測體溫。
應對為高三生開通定制校車
記者了解到,由于疫情的影響,校車成為很多孩子上放學的主要交通工具,也為此開了很多特例。 4月15日,島城高三年級率先開學,市區(qū)部分不具備住校條件的高中,希望校車公司為走讀生開通定制校車服務。
給高中生開校車,沒有先例可以借鑒,線路該怎樣設定、人員如何安排、車輛怎么停放……一系列問題接踵而來。距開學已不足一周,公司趕緊實地走訪調查線路、逐人聯(lián)系確定乘車點、協(xié)調兄弟單位停放車輛,只用了5天,所有問題全部解決。 4月15日清晨,實行專人專車、專線專座“四專”模式的高中生定制校車正式發(fā)出,每名學生固定座位且隔位乘坐。此后,又為初三學生開通校車服務,為初中非畢業(yè)年級和小學高年級提供服務,直至恢復平穩(wěn)運行,為所有中小學生提供服務。
防疫手冊全國同行學習
開著空調敞著窗的校車車廂里清涼舒適。
交運溫馨校車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于亮介紹,疫情發(fā)生之初,公司就在全部封存車輛的同時,安排人員統(tǒng)計駕駛員和照管員的出行情況、體溫狀況。 “每名駕駛員和照管員,每天都要上報兩次體溫情況。 ”與此同時,根據(jù)疫情防控要求,該公司率先在全國同行業(yè)中制定了防疫手冊,并錄制了防疫視頻,供全國同行學習。
“疫情期間,我們將員工培訓從線下轉到線上,先后拍攝了消毒工作流程、防控作業(yè)流程等視頻,通過簡單、直觀的教學,讓校車消毒不留死角和隱患。 ”視頻拍攝完成以后,該公司立刻利用線上網絡平臺傳送,確保每一名駕乘人員在第一時間觀看學習,通過直觀、清晰的線上培訓方式,增強信息傳遞的有效性和正確性,提高駕駛員、照管員對疫情防控作業(yè)流程、消毒工作流程的熟知度。期間,該公司一直通過騰訊會議、釘釘、微信群、“空中流動課堂”等平臺,統(tǒng)一制作培訓課件、培訓教材,為駕駛員和隨車照管員進行疫情防護培訓。 “泰安、銀川等地的校車同行,都先后根據(jù)我們提供的手冊和視頻,開展防疫工作。 ”于亮告訴記者,每所學校都有相應防疫操作手冊,確保因地制宜、切合實際。 記者 徐美中